DSC_0136

  東部海洋的蔚藍有種魔力,讓人見了以後念念不忘......。

2014.03.01
這次是參加玉山登山社的阿朗壹健行,一人980元(含導遊、解說員、遊覽車),說實在不貴耶。
因為阿朗壹古道是自然保護區內,每天限制300人進入,每20人需一位強制聘當地解說員,費用為3000元/天 ,需一個月前申請,核准後不能更改或替補。入山申請網頁見此,不過很多人都是像我一樣是報名旅行社或登山社的行程。


現存的阿朗壹古道是從屏東的旭海到台東的藍田,而這次是遊覽車先開車到台東藍田讓大家進入古道,
這樣其實比較好,因為藍田端這段有好漢坡比較類,先苦後甘:)

行程

06:00嘉義市南京路514號玉山登山旅遊(用品)有限公司→06:10嘉義火車後站 客運轉運中心正門口→中山高速公路→07:00仁德交流道下文德路33號 福懋加油站→07:30高雄捷運中正技擊館站四號出口→88快速道路→轉三高南下→下三高南州交流道→南州交流道下全家便利商店休息上廁所→林邊 →楓港→南迴公路→10:00南迴公路達仁鄉全家便利商店休息上廁所(最後上廁所的地方 步道全程無廁所)→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下車處→10:30-開始阿朗壹行程:(預估4小時) →南田石海岸步道(哭泣海灘、南田聽海)→觀音鼻→月桃林區→休息平台休息(午餐自備)→第二段上升1→最高點→樹林休息處→下切到海岸→海岸步道→跳浪區軍艦岩→帆船石→→旭海港警所(唯一可借廁所的地方)→約16:00到旭海漁港上車處→車城→楓港便利商店吃東西休息上廁所→林邊→3號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約19:00到高雄捷運中正技擊館→-約19:40仁德交流道→20:20嘉義火車後站 客運轉運中心正門口→約20:30嘉義市南京路514號(玉山登山旅遊用品有限公司)

 

個人必備裝備

私人飲用水 ( 最少600c c2瓶)、背包(30公升)、便帽、午餐、輕便雨衣或雨傘、個人用藥品、輕便鞋 (什麼都可忘記帶,但記得一定要帶錢)

基本上整段大多都無遮蔽,防曬用品(尤其是帽子)必備;山邊天氣難捉摸無論出發天晴與否輕便雨衣必備,飲水必備

 

關於阿朗壹古道

牡丹社事件後,1874年至1895年間(清朝同治13年至光緒21年間),清廷先後開闢八條東西越嶺道路通往台灣東部。其中一條道路由恆春鎮通往卑南,即為琅嶠-卑南道,總長約203公里。
根據文獻紀錄,古道大致由恆春東門起程,往東越小嶺,再溯港口溪北上至源頭附近後,向東翻越山嶺出八瑤灣,最後沿東海岸往北抵達卑南。
此路線多沿溪或沿海岸而行,地勢較為平坦,自荷蘭統治時期即被用為通往台灣東部。

光緒3年(1877),從八瑤灣沿海岸往北至安朔溪的路段便已開通完成,之後成為先民拓荒、清兵行軍、以及西方學者探險的路線。
此路段沿著中央山脈東南段與西太平洋之間的礫石與珊瑚礁岩海岸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為防美軍跳島戰術從牡丹灣登陸,自行炸毀附近部分古道路基,
目前僅剩屏東縣旭海漁港經牡丹鼻、觀音鼻至台東縣界塔瓦溪約四公里海岸,因長期受軍事管制影響,成為台灣陸路交通較不發達的海岸地區之一。
此段海岸保留部分古道殘基及較原始風貌,成為台灣沿岸地質地貌的代表。

「阿朗壹」一詞是台東縣安朔的舊稱,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策畫「瑯嶠、卑南古道知性之旅」時,
認為從屏東縣旭海步行至台東縣南田,活動名稱若加上旭海至南田則嫌冗長,於是簡稱為「阿朗壹古道」,此古道名稱自此開始被引用至今。

阿朗壹古道,又稱阿塱壹古道,為清代琅嶠卑南道(今屏東縣恆春至臺東縣卑南)的其中一段,是台灣現存的古道之一。它位於省道台26線尾端,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至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之間,南北向,東臨太平洋,鄰近區域保存了台灣少數僅存的海岸原始森林。交通部因準備在這個地區闢建台26線公路(還台沿岸的公路少了兩段,這邊是其中一段),引起環保團體的抗議,目前部分路段被劃入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受相關法規的管制。(台26開發爭議見此) 請大家放過台灣越來越少的自然美景與棲息地吧,我不介意多繞點路的><

 

 

 

 

 

 

 

▼ 遊覽車將大家放在一個泥濘小路的入口(因為前陣子一直下雨),大家就開始沿著小路前進(左下圖),這只是要前往入山哨口而已。
看見電線杆上的油漆字向左轉,穿過一小段樹叢,就會進到海岸了:)

 

▼ 這是我們的解說員之一(我忘記名字了QQ),人很風趣,問的話都會詳細說一下。
左下圖是大家沿著小路前進要到檢查哨口。右下圖是哨口前方的河床,這裡雨季應該會成唯一片水鄉澤國吧:)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莫過於此。 喜歡山頭的青翠。

  

 

▼ 檢查哨口上方的碉堡(?),旁邊掩護的樹叢好吸睛,應該是坍崩了吧?

阿朗壹總長大約七八公里。

0 

 

▼ 過了檢查哨口才是真正的阿朗壹古道開始喔,很快地就進入的沿岸礫石灘。
霧必要穿合適的運動鞋來,石頭們大小形狀不一,雖說多是橢圓,但真的很容易滑腳,應該會有人扭傷吧,要認真地埋頭苦走。

沿岸也很多漂流木,有的好有造型好想帶走阿~~。
BY THE WAY這邊是自然保護區,所以石頭不能夠帶走喔!

 

 

▼ 偶而停下來喘口氣,看看蔚藍的海,靜靜地聆聽石頭被大海洗刷的清脆聲響。

 

▼ 走了不知道多久,傳說中的好漢坡終於出現了!
導遊在遊覽車上說,等你覺得累、很累、超累、累到要掛了,差不多就是頂點了....這個描述對肉腳我來說還真是貼切。
這個照片的末端可不是山坡的頂點喔....這個應該頂多1/3的高度而已吧,只是角度問題從地平面仰望不到山頂= = 

 

 

▼ 爬山,好處就是辛苦總是有代價的.....
就是為了這回眸一望!
(沿著海岸走了好一陣子才走到山腳下,總是望而不得)

 

 

 

 

今天天氣算不錯,雖然不是好到萬里無雲海洋閃閃發亮,但也能看見海的綠。
而且也不會太熱:)

 

 

▼ 爬坡爬一爬,進到森林區,這邊悶熱許多。
無止盡的樓梯。
以前是沒有木造樓梯的,屏東縣政府因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潮,修建了木棧道,方便遊客行走

因為前陣子有雨,樹根跟石頭超滑的><

 

 

▼  滿足。

 

 

 

 

▼ 爬完第一段山坡。
聽說因為古道難以定位,因此整段立了六個這樣的地標牌,方便有狀況時回報救難。

 

 

 

 

▼ 終於開始下山了。

是說會有這段山路,就是最前面說得,
因為二戰時期,日軍為了避免美軍用跳島戰術在牡丹社登陸,所以自行炸毀了大部分的古道,
因此這段山路的古道是後來的人走得,並不是清朝一開始古道的路線。

 

 

 

▼  唯一有濃蔭可以休息吃午餐的地方~~~~。

 

 

▼ 繼續下山。

 

 

▼ 標記了剛走完的好漢坡。
(如果是從屏東進入阿朗壹,看到這牌子才剛要辛苦而已!)

 

 

▼ 下山以後,又開始無止盡的海岸礫石攤。
三不五時出現這樣的大石頭,長滿青苔很美:)

 

 

▼ 像是一隊小螞蟻。
就這樣繞過一個又一個山頭,永遠都看到最遠處有小小的人兒在走動.....(到底還有幾個山~~~)

 

 

▼  著名的藍田玉。
在地底高壓融化的石英在時頭上留下一到到的白痕。

    阿郎壹古道地形因而造成台灣東海岸常見綿長礫石灘,常可發現兩種特有圓石:「南田石」和「西瓜石」,分別摻有石英岩理硬砂岩及礦粒、紋理豐富變質岩塊。崖腳地層多為較硬厚層砂岩,海蝕地形豐富,海蝕洞、海蝕溝、壺穴、棋盤石,珊瑚礁、藻礁、岩蠣、藤壺,有豐富海蝕景觀可賞。森林區及海岸原始植被保存極為良好,有不少瀕絕稀有保育類生物,極具台灣特有生態系保存價值。植被分布有內陸及溪谷森林屬恆春半島特有的「熱帶常綠季風雨林」,還有難得的「旭海大草原」。 
此段來自這裡

 

 

 

▼  跟著另個解說員的先鋒部隊三不五時會停下來等大家。

 

 

▼  小螞蟻持續行進中。

 

 

▼  偶而也需要在大石頭間爬上爬下。

 

 

▼  漂流木太多。沿著前人踏出的小徑前進。

 

 

▼  埋頭苦走的H先生。

 

▼  ....小螞蟻們還在走走走....
最遠方的那個岬角也有人在走路...

 

 

▼  因為海浪不斷地沖洗,石頭變成一層層的礫石攤,實在很難想像這樣有刺續的層次是自然造成的!
(但又有誰會無聊到來把海岸的石頭推成一層一層的呢)
照片最右邊應該有看的出來是有推高一層的

 

 

▼  持續走走走的H先生,太熱了把毛衣脫掉...
(爬得這天是3月1號)

 

 

▼  出現了電線杆~。
這邊有段是有山中的開發道路可以走,但因為前陣子大泥濘不堪,所以還是繼續走海岸。
這邊終於快到尾端囉。

 

 

▼   噹啷~ 阿朗壹古道要到尾巴了

 

 

▼  結束前的美景。

 

 

 

▼   走回旭海村的時候,偶遇了這個漂亮的蝴蝶在覓食。
原本還以為是破掉了,背面張開一看才知道又是大自然的傑作。

 

 

▼   阿朗壹古道挑戰成功!
說起來難度很低,連我這種沒什麼運動的肉腳,也只有好漢坡的後半才覺得喘,其他段都是海岸線,雖然不好走但是不會累。

這是旭海派出所的牆面,這邊的牆塗滿了很多阿朗壹古道資訊,派出所也可以借一下洗手間。

 

DSC_0364  

DSC_0366  

 

▼  集合的旭海漁港:)

 

 

 

  

 

 推薦網誌

 【賀禎禎的攝影小玩意】 [遊記] 台東 旭海-南田 阿朗壹古道行 (含申請與行程介紹)

  貓,時光流轉冊 [屏東&台東]阿朗壹古道,一場勇氣之旅 

  sya(賽亞)的旅遊部落格 [台東 景點]  台灣最後的原始海岸線。阿朗壹古道

 

 

 DSC_0367

arrow
arrow

    人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