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文字令我愛戀,幾近病態地被裡頭顛倒的人情與奢靡的腐敗吸引。






我喜歡用作家的文字來介紹他的作品,張愛玲是這麼說自己的:


時代是這麼沉重,不容那麼容易就大徹大悟。這些年來,人類到底也這麼生活了下來,可見瘋狂是瘋狂,還是有分寸的。所以我的小說裡,除了《金鎖記》裡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這時代的廣大的負荷者。
因為他們雖然不徹底,但究竟是認真的。他們沒有悲壯,只有蒼涼。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




現在很少華文作家的書,還未上市就能這樣受到矚目的。那時很多人爭論,究竟這本書的出版是不是違背張愛玲的遺願。剛開始我也有掙扎是不是要買,但還是敵不過文字的魅力敗了這本書。張愛玲文學遺產的執行人,在前言裡把前因後果都交待得很明白,我想,張愛玲是想讓大家看看她的故事的。而身為讀者,對於這樣經典作家的癡迷,認為即是涕唾都是美好的。


看這本小團圓,更強烈感受到讀張愛玲的故事時,我會有的感覺:彷彿是看著一棟擺明快要傾圮的房子、裡頭的東西爛的爛壞得壞,腐敗的味道充斥鼻間,而居住在裡頭的人卻還是談笑風生,優雅地品味被強留住的時光。看似光鮮亮麗的人兒,細看之下,眼角的魚尾紋藏不住、瓷器上得缺角藏不住、衣服上的破洞藏不住......,那美好明明就是假象。  又像是看著一齣諷刺的鬧劇,下面的觀眾一邊笑一邊辛酸,笑刺在心上,火辣辣的。 如果又要用張愛玲的話說,就是「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衣服,爬滿了蚤子」。



小團圓手稿

原先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只是因為是張愛玲的書,關於介紹或到底為什麼爭論要不要出版我完全都沒有看。直到看了前言,才知道這本小說,用張愛玲最深知的題材 —她自己的人生— 作為底本去寫的。也許可以說是,加上虛構的自傳吧。但知道了故事的來源,突然間讀過的有關張愛玲的生平故事全都冒了出來,在故事過程中腦袋自己做起對照來,很難控制,也少了閱讀的樂趣和評論的公允。


這本書,一開始讓人要耐著性子才看的下去。像是國小寫遠足日記一般,所有人物被一一點名,生活瑣事也細細描寫,讓人看得眼花撩亂卻又不知道重點為何。過了這段混亂,還是很多撩亂讀者思考目光的事。 例如,時間線的混亂,故事講一講突然間就到了過去或未來,接的又非常順暢,直到覺得故事接不上了才明白時間點的不同。




再來還有一點,也讓我一直被弄混亂。就是裡頭代名詞的轉換。 九莉的母親,第三者敘述的時候叫母親、對話的時候稱蕊秋,講到與父親有關的時候,又換了個名字。 名字即使換了很多個,其實讀者還是能夠分辨,最讓我困擾的,應該是一長段對話,又只有「她」這個代名詞的時候,尤其對話內容隱晦的幾段,我一直不懂到底是誰說了什麼(閱讀能力低落orz)。




撇掉這些寫作方式,這個故事,一樣是張愛玲的風格,一樣有那些苦澀而真實的看法,藉由裡頭人物的嘴說出。

一樣有吸引人的地方。



如果以一個人寫自己的故事來看這本小說,又突然覺得裡面的混亂都有自己的位置可以安身。我總覺得,當一個人嘗試用文字寫東西,寫的又是自己的故事的時候,常常會忍不住要去遮掩、或是放大些什麼,因為人的情感跟記憶都是不可靠的。這樣一來,覺得裡面紛亂的人名也是當然,她寫藉小說記憶那些曾出現過的人事物罷了。 而跳躍的時間線似乎也有他的道理,我看得時候在想,不知道這樣的安排有什麼刻意的隱含意義,或是,想要強調主角九莉紛亂的情緒思維?



張愛玲冷冷地寫九莉的故事,令人差點就忽略裡面人情的詭異。九莉和父親之間的疏遠、被後母虐待的陰影、與弟弟之間的客氣、與情人間的糾葛......,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九莉和母親之間,那麼令人感受不到親情的溫度吧。 像是對待什麼寵物一般,偶而心情一好或是良心發現,給予的隨性所至的、母親的關懷。母女牽個手,似乎兩個人都難受的尷尬難堪。 「那些瑣屑的難堪,一點點的毀了我的愛。」張愛玲曾這樣講。



這本書的重點,沒辦法忽略九莉與邵之雍之間的糾葛。
愛情,總是局外人才看的明白。 為什麼那麼敷衍熟練的藉口,有著妻子還向九莉求愛的邵之雍,還會被九莉相信;九莉聽著邵之雍跟她說,他和其他女人的曖昧甚至肉體關係的時候,九莉下意識地拒絕想像;......。女人跟男人終究都沒有變的,愛情裡不管是幾個人,總是有人自己願意在裡面,才有那些故事可以講。




我覺得以張愛玲這樣長年修改(但一個人敘述自己的人生,應該是永遠都覺得修改的不夠好不夠真實),裡面多半安排都有她自己想要的意義。說起來我的確是以看半自傳的角度,去看九莉和她家人,九莉和邵之雍之間的愛情。但我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畢竟,張愛玲也不是用完全無關的作者心態,去寫小團圓的。



推一篇我喜歡的評論:小團圓的蒼涼情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人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