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_ALBUM_書_230715.jpg

在機智搶答比賽為主題的推理小說,看完此書的感覺很微妙,雖然也不是說不好看,但也沒能理解諸多好評與在本屋大賞得獎的理由。 且機智問答的主題,讓我一直想到2007年風靡一時的小說"Q&A",跟其翻拍的電影"貧民百萬富翁"都叫好又叫座,這麼多年了我都還有印象。


     內容簡介     


生放送のTV番組『Q-1グランプリ』決勝戦に出場したクイズプレーヤーの三島玲央は、対戦相手・本庄絆が、まだ一文字も問題が読まれぬうちに回答し正解し、優勝を果たすという不可解な事態をいぶかしむ。いったい彼はなぜ、正答できたのか? 真相を解明しようと彼について調べ、決勝戦を1問ずつ振り返る三島はやがて、自らの記憶も掘り起こしていくことになり――。


読めば、クイズプレーヤーの思考と世界がまるごと体験できる。人生のある瞬間が鮮やかによみがえる。そして読後、あなたの「知る」は更新される! 
「不可能犯罪」を解く一気読み必至の卓抜したミステリーにして、エモーショナルなのに知的興奮に満ちた超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現場直播的電視節目"Q-1大獎賽",決戰出場的問答選手三島玲央,對於對手本庄絆在決勝題一個文字都沒聽到的時候就給出正確答案贏得優勝一事覺得相當詫異與可疑。 到底,他為什麼能夠在那狀況給出正確答案?  為了瞭解真相,三島玲央開始進行調查,從決賽的第一個問題回頭檢視、從自己的記憶裡挖掘線索...。

閱讀此書,可以體驗問答選手的思考與世界。人生的某個瞬間鮮明地甦醒,你所認知的"認知"定義將被更新!
解決"不可能的犯罪",讓人想要一口氣讀完的懸疑小說、令人情緒興奮的娛樂作品!

 

 

mia素材 (36).gif


這本書的介紹、還有知名作家的推薦,讓我實在很好奇這是怎樣的作品,讓人感覺閱讀時可以那麼興奮想要一口氣讀完。


大概看快一半時,我心中就充滿越來越多的疑惑XD,把希望放在最後的真相揭密,但看到結束,只能說我完全無法理解這本書到底哪裡令人興奮、感動、或是懸疑了。  我覺得這本書根本不在我認為的推理小說範疇阿,雖然他是有個謎作為故事的主軸,但比較偏向生活描述、一個人在追尋自己想知道的問題答案,沒什麼懸疑或是推理、更沒有什麼犯罪。
 

開頭說到,講到電視問答節目提供獎金,就想到多年前有翻拍電影的"Q&A"小說,這本書當年真的是風靡一時,連平常不太看小說的人也會知道或閱讀、所以就神速地翻拍電影了,票房也很好。  雖然有多處不一樣,但我覺得一樣的是作者想藉由一題題的機智問答比賽、講述一個人的人生,跟延伸出令人深思的結論。 看到日文網站裡對"君のクイズ"的讀者感想,就好想留言叫他們去看"Q&A"阿XD

 

mia素材 (26).gif

 

故事在述說從高中就開始踏入問答比賽的三島玲央,在電視台提供一千萬獎金的現場直播問答比賽裡,他與號稱將世界知識都記在腦中、曾在別的節目默背出所有諾貝爾文學獎達處名字、又帥又幽默的東大醫學系生__本庄絆__對戰,兩人遲遲無法拉開比數,在搶七的最後關頭,一題之差將決定誰是冠軍之時,節目主持人準備要念題目,但才說出"問題___"的當下,本庄絆就已經按下搶答鈴、且不可思議地給出正確答案!

比賽結束後,三島玲央自己無法接受這結果、其他的參賽者更是群情激昂、覺得一定是有造假或背後操作,當下主辦單位那邊只說出會再聯絡大家給出回應,沒想到靜待數日後,只等到節目單位在推特上四兩撥千金卻完全沒回應到重點的聲明。 在這之後,製作人對三島玲央已讀不回、而本庄絆則是在比賽後消失沒有人可以聯絡的上。  於是三島玲央踏上了尋訪真相之旅,到處尋訪認識本庄絆的人、蒐集他參加問答節目的影像,想要找出本庄絆可以為何可以在完全不知道題目的狀況下回答出正解。  然後故事就依照"Q-1大獎賽"的題目回顧依序前進,中間穿插著三島玲央本人的故事、以及他研究或詢問後得知的本庄絆故事。

日文書讀後感| 君のクイズ。你的謎底,我的謎題。 2023本

 

整本書基本上都是以主角三島玲央OS的形式進行,有3/4都是跟問答相關的知識技巧跟內心世界,還有三島玲央這個人的人生。  但~他人生真的很平淡啊!   就是個有著自己極度熱愛投入興趣的宅宅,他的人生故事基本上就很日常、看得出來作者是想要藉由問答比賽穿插三島玲央人生回顧、帶出一點深度的人生道理,但我覺得就...很普通,沒有那種日本擅長的日常中雋永令人咀嚼再三的感動。 閱讀時只覺得多了解了很多問答選手的思考方式與對問答比賽的內容形式,但這問答比賽相關的東西、跟三島玲央本身的故事,雖然不會讓人不想看,但知道了以後就覺得: 恩好,所以那又怎樣?    有種聽了不太熟的人說了很多自己事情的感覺。
 

摘錄一些我比較喜歡的部分: 
大學時期知識量很夠卻在比賽中屢次落敗的三島玲央,被學長說重點就是要把怕丟臉這件事捨棄、不要怕輸、若怕答錯不敢搶答就一定不會贏了。在這之後三島慢慢在比賽之外也捨棄了害羞的感覺, "問答跟現實世界一樣。  什麼都不嘗試的話就不可能克服。被誰笑都沒關係。要是因為害羞,將自己的可能性封鎖掉,就太可惜了"。 或是有次在回顧中,他認知到"為了要在問答比賽中說出正解,在那之前,必須要認知到自己不知道的世界很廣大。"  最後,三島發現問答比賽對他的吸引力,來自於聽到答案是正解時感到自己被肯定了的滿足感。 但人生中的題目很多時候是沒有正解的,一個人遇到問題、給出了答案、然後就必須帶著這個答案的結果繼續往前走,無法當下得知這是不是所謂的正確答案。 認知到這件事情的三島,對於過去的失敗或是前女友的惋惜與悔恨,好像就比較能放下了。

 

 

至於對手本庄絆的部分,前3/4因為都是三島自己獨腳戲、都是從別人口中或是三島看節目影像認識這個人,隨著每題的回顧才多了解他一點。  最後的轉折要說驚訝也是有驚訝,但認真說起來,像本庄絆這樣善用自己腦子跟媒體的人,在社群媒體世代算是常見到不行,以人性表現來說,我沒有感覺到故事鋪陳帶來的反差驚喜。

 

 

簡而言之是個藉由問答比賽,讓主角回顧自己人生,藉此帶出一個人成長中遇到各種狀況、與其延伸的感觸與獲得;另外穿插了找出為何對手可以在完全沒聽到題目一個字的情形下回答正確答案的謎題這樣的故事。 (掰惹味,最後的確有讓消失很久的本庄絆自己說出理由,但沒有說服到我......。)   感想寫到這邊,再度疑惑這故事到底哪裡有趣刺激了,我只覺得對問答比賽選手的思考詳細介紹到好細微,我還去查作者原本是不是問答比賽選手出身的(笑),看完有點空虛的一本~。

 

 

 

 

 

arrow
arrow

    人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