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之前從網路哪裡看到這本書就很有興趣,不過過好久才買、買了又過好一陣子才閱讀;前陣子用表格整理已買未讀的書清單,自己都嚇了一大跳,買電子書實在太沒感覺了,真的是要認真多看書、少手滑買書(說歸說今年也已經買了好幾本...)。
離題之感謝先生出資,換掉了就筆電好一陣子,不過沒有適合的貼紙就一直沒把筆電當書的背景拍照,後來做了自家貓貓貼紙,陸陸續續把之前感想文的照片替換掉,總算又有統一感啦。
忘記之前從網路哪裡看到這本書就很有興趣,不過過好久才買、買了又過好一陣子才閱讀;前陣子用表格整理已買未讀的書清單,自己都嚇了一大跳,買電子書實在太沒感覺了,真的是要認真多看書、少手滑買書(說歸說今年也已經買了好幾本...)。
離題之感謝先生出資,換掉了就筆電好一陣子,不過沒有適合的貼紙就一直沒把筆電當書的背景拍照,後來做了自家貓貓貼紙,陸陸續續把之前感想文的照片替換掉,總算又有統一感啦。
印象中好像沒看過什麼科幻小說,更不要說像三體這種硬科幻小說了。即使netflix影集上映討論熱烈,也因為許多爭論圍繞在中國版與網飛版的文革片段差異、網飛版與小說版的差異,也沒讓人想看。 剛好最近相當劇荒,跟老公想說就看看一集結果就覺得還不錯可以繼續看,還沒看完就覺得好想看小說(畢竟下一季影集又要等一年)。
簡單先說一下個人結論
覺得網飛版其實翻拍得非常好,將分散在三本書裡的事件與不相干的主角們依照時間線敘事簡單明白、且比較快認識主角們的個性。 當然小說對於細緻的情感描述、整個格局宏大感還是遠勝於戲劇的。 但以現在快節奏追求娛樂性的影劇需求來說,網飛版三體算是很去蕪存菁,角色設定省略改動部分與小說算是各有優缺,實在不太懂看完小說的人狠罵網飛版的原因啊。
記者與網民對於作者本身的政治觀不少討論與提問,撇除這些不談只看故事本身的話、真的是一個非常精彩、值得列入經典的作品,有些人性與社會的描述,反而讓人覺得恩這果然是中國人才寫得出來的(這樣是褒是貶呢)。 但總之覺得這套書是可以成為經典的科幻小說,大推薦。
因為之前買到了奇美博物館的票,所以在看展之前趕快惡補一下,除了再次複習之前看過的「世界太boring ,我們需要文藝復興」,也來看看我最喜歡的印象派畫家的軼事介紹。 顧爺的文筆一貫淺顯有趣,不過這本比起之前相對內容比較鬆散一些,可能因為有些畫家之前別本書有說提過了吧。
因為陳思宏出了新書「第六十七隻穿山甲」,想說要趕快來閱讀夏日三部曲最後一本的此書。 在閱讀這本書時心情還是處在低潮,這種時候閱讀到文學的好書,突然就覺得文學小說真的是很必要啊,文學的存在就是在這種時候讓人的心緒有所宣洩去處的吧。
這本樓上的好人維持陳思宏一貫碎念、斷續飛躍的敘述方式,一樣有種莫名的魔力讓人打開書就很自然地想要閱讀下去,一點也沒有所謂「文學」標籤下帶來的距離感。 夏日三部曲裡,個人喜好排名是:鬼地方> 樓上的好人> 佛羅里達變形記。 推薦閱讀這個系列!
有天不知道為什麼想起閱讀完參雜各種澎湃情緒的"轉山",查了一下作者是否有出版別的書,發現了這本在2018年出版的走河。 有點意外事隔多年作者只有再出版一本,不過讀著讀著也就懂了,因為作者的文字就是必須要自己實際經歷那些風霜危險與苦痛,在精神身體都被各種衝擊現實揉捏之後才能產出。 因此作者在轉山之後,經歷了多年學術的生涯,30歲後數次前往印度、後來決意中斷博士課程,踏上了這段尋覓恆河源頭的走河之旅。
少見的泥作師傅現身說法,對自己專業的用心與自傲,真的讓人覺得這泥作師傅太帥氣! 從小認命紮實地苦幹實幹,有傳統的職人精神、又願意多方嘗試,自尊自重的經營下也贏得多方的認同與尊重,正能量爆表卻又不是那種刻意虛偽的正向喊話;另外雖作者說15歲因家中變故開始工作,但文筆很流暢用字也不會過於白話,讀起來很舒服,很快地就看完了,推薦~~。
離題,書的封面跟裡面的照片都拍得很好。
之前一直滿期待這本蘭嶼郵差的書,剛出就購買了,但前陣子都一直在看日文小說,拖至近日才看完。質樸的文字紀錄著郵差的日常、遊客看不見的真實蘭嶼,有些有點心酸、有些讓人溫馨莞爾,台東排灣族的他、漸漸地融入蘭嶼達悟族的文化,也讓我們讀者一窺蘭嶼的民情文化。
以前曾看過此作者的書「癒。旅。京都」與「緩慢.台東.旅」,滿喜歡他依照自己步調享受周圍的筆下氛圍。在作者粉專看到出新書的消息,卻是有點悲傷的文字,或許是書市的衰微讓作者灰心、文中與書的序言都提到這大概是最後一本、只希望可以賣完書不讓出版社賠錢,這樣的話語看了有點難過。但說實在這樣很文學的出版品、在書店看到時我也是會滿擔心銷量,各式各樣的快娛樂讓閱讀漸漸地消失是赤裸裸的殘酷現實,實體書店的生存也越加艱難,不管是作者還是讀者,都已經是瀕危動物了吧^^"。
這本書是本結合作者一些與家人相處的點滴、很多的旅行與很多的閱讀,讓我對一些觀望很久的經典作品湧起了閱讀的興趣,書單增加了不少項目~。
忘記是看誰推薦這本,似乎也在書架上放了一陣子。開始閱讀以後,很快就沉醉在這本精彩的書裡。豐富的植物生態描述、對山林動物的期待與短暫相會的喜悅、對布農族文化的尊敬融入、還有流暢優美的文筆,簡直是健達出奇蛋(恩?),也太多驚喜集於一個作品裡了,非常喜歡這本書,大推。
今年的目標是多閱讀一些推理小說以外的書,免得書架上那些書越擺越多越擺越久......。
之前看過台灣建築師出版有關京都建築的書"美感京都:李清志的京都美學",發現用建築師的眼可以從跟完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城市,覺得很有趣,在臉書上偶然看到這個"東京建築女子"後就有默默追蹤她,這本書的內容除了東京都內的特殊建築、也收錄了很多日本各地的特別建築,閱讀時覺得學到了一些新的建築詞彙、多開拓了一點視野、也享受到了不一樣的散步樂趣。
在推理社團裡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說原本覺得書名不太吸引人、看完以後覺得很精彩。說真的這書名有點太搞笑、沒人推薦我應該也不會看。不過看完後覺得書名好像跟內容也沒什麼關係,或許作者就是想取個比較引人注目的書名吧。
耿直不懂官場文化的認真警官,加上一個被放逐到邊陲文件管理單位的思考縝密又快速的怪氣宅宅女警,人物塑造鮮明讓人喜歡,案件調查進行的方式讓人被勾起好奇心,很快就閱讀完這本,滿喜歡這種老派的破案刑警故事~。
這本好像剛看作者臉書說出版時就買了,但默默就擺到現在。除去我不是很有興趣的遊戲相關片段,在主角成長過程、與他人關係互動、社會價值觀加索等等描述實在是很精闢入裡,許多句子讓人忍不住再三咀嚼;而做為主軸劇情的案件也讓人緊張想要趕快看下去、剛好遇到休假日大概花了兩三天就看完,是很不錯的作品。
逛書店時偶遇了這本書,覺得寫大動物獸醫的書很特別,就隨手買回家。 一翻開閱讀就愛上了這本書,既有詼諧有趣的故事、也有溫暖感人的片段,然後同樣經歷台灣升學教育的作者偶而對整個制度的點評也相當到位www,對台灣酪農產業的關心也讓他實際去參與商業試圖營造對消費者與生產者都更加友善的銷售途徑,看完實在很佩服作者與他書中的那些人們。
不同於超級歡樂又讓人傻眼的北海道農家漫畫"百姓貴族"、也不同於敘述北海道農業學校涵蓋多產業的青春群像的漫畫&動畫"銀之匙",本書描述的台灣酪農業讓人覺得親切感動、也會為了其中種種困難而擔心感傷,是完全不同的閱讀收穫,推薦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