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_ALBUM_230605.jpg

以前曾看過此作者的書「癒。旅。京都」與「緩慢.台東.旅」,滿喜歡他依照自己步調享受周圍的筆下氛圍。在作者粉專看到出新書的消息,卻是有點悲傷的文字,或許是書市的衰微讓作者灰心、文中與書的序言都提到這大概是最後一本、只希望可以賣完書不讓出版社賠錢,這樣的話語看了有點難過。但說實在這樣很文學的出版品、在書店看到時我也是會滿擔心銷量,各式各樣的快娛樂讓閱讀漸漸地消失是赤裸裸的殘酷現實,實體書店的生存也越加艱難,不管是作者還是讀者,都已經是瀕危動物了吧^^"。

這本書是本結合作者一些與家人相處的點滴、很多的旅行與很多的閱讀,讓我對一些觀望很久的經典作品湧起了閱讀的興趣,書單增加了不少項目~。

 

       內容簡介       

  那些交錯的一瞬之光,只要真心懂得箇中滋味,

  即使是再平凡、再不起眼的事,

  都能組構出更真實的自己。

 

  我想描繪的其實就是像我這樣的普通旅人、普通讀者,

  如何去解構和創造自己在這些路上的趣味,

  結合著自己喜愛的閱讀,

  以走路的方式與速度去感受這一切。

 

  旅行作家蕭裕奇,

  經過四年多的沉澱,

  找到旅行與書寫的最新樣貌,

  在旅途中,

  與閱讀經驗對話,

 

mia素材 (35).gif

 

書中的旅行大多是京都與台東,是作者去了又去彷彿家鄉的地點,另外還有一些台灣各地的鐵路小站與下町的東京。


作者的大兒子從小熱愛鐵道,因此他們進行了很多的鐵道旅行,沒有目的沒有計劃,僅僅是搭著一段又一段的火車。在這些有家人描述的章節裡,大多是提到比較經典的台灣文學。 不過作者喜愛的台灣文學中早期的作品,跟我胃口就比較不合,雖然的確都是文學性很高、反映當時台灣社會人民的樣貌的經典,但畢竟作品中描述的年代早太多、又是早先台灣不管是文學或是戲劇作品都充滿濃濃苦澀悲情風格,只能慶幸以前高中時期有看、不然現在應該都不想打開閱讀了。  尤其是黃春明的作品,「兒子的大玩偶」「蘋果的滋味」等等,把生活艱困的老百姓生活寫得有點詼諧的黑色幽默感(?)、簡直地獄梗。不過改編自鍾肇政小說的電影「魯冰花」,雖然時代感也是很遙遠,但應該沒有人看了能夠不落淚的,這作品我就很喜歡,雖然說也是濃濃的生活艱辛與時代下無可奈何的傷痛。


 


回到作者著墨最多的台東與京都,這邊不管是他自己的旅行書寫、或是提到的書籍,我就都滿喜歡的,像是以前閱讀他其他作品那樣,隨著他文字散步悠遊在巷弄間感受緩慢自在。 以下將書中提到、自己有興趣的書做個紀錄:

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紀錄1995~2001年,苗栗後龍鎮灣寶里四百多戶的小村莊成功對抗土地徵收的真實故事。  不知道那個地方現在變得如何呢,苗栗真的蓋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科技園區,到底誰要去那裡駐廠拉。

挪威的森林」至今我只有讀過村上春樹散文類的作品,一直沒有讀他早期經典作品,因為感覺評價很兩極(笑)、怕是那種文學到無法輕易融入的作品。 不過看完這本書作者在提到東京唯一路面電車都電荒川引用的片段時,覺得有機會還是來看看那些經典吧。

銀河鐵道之夜」 買到了編排很精緻美麗的中日版本,卻一直沒有閱讀,看完這本書,覺得應該要早點把這個日本國民童話詩人宮澤賢治的作品好好閱讀一下啊。作者提到他很喜歡宮澤賢治說過的一句話: 「我的故事,都是從樹林、原野、鐵道、月光中,得來的。」讓人對宮澤賢治的作品有更多嚮往。

三四郎」夏目溯石名作,描寫從熊本到東京念書的青年,獨自面對大都會的衝擊,其孤獨迷惘的心情,青春苦澀的紀錄,這些孤獨、迷惘、愛情,成了他獨自成長的痕跡。是村上春樹喜愛的小說。

天空的眼睛」蘭嶼詩人夏曼˙藍波安的作品,在他作品裡蘭嶼人把星星形容成天空的眼睛、海中大於獵捕飛魚時飛魚脫落的鱗片也像是天空的眼睛。 讓人很想多看看蘭嶼眼中的世界呢。

京町家:京都町家的美感、設計與職人精神」提醒我有這本買了很久還沒閱讀的書XD。

是枝裕和的電影。 說起來一部都還沒看過呢,只知道「海街日記」與「橫山家之味」很有名,是擅長平淡主題的導演。不過他成名作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光是閱讀真實事件的報導就覺得非常痛苦,實在不敢看電影。

古都」川端康成經典作之一。最近重出了精裝版,封面設計很雅致,看了很喜歡,但也是因為怕太純文學難以投入沒有購買,看了本書以後覺得應該可以來試試。

重生的書店:日本三一一災後書店紀實」書裡引用了一段地震後重新開幕時店員說的話,原本很擔心震後重新開幕會不會沒有客人,覺得閱讀算是興趣、興趣又是再生或困難時最先被捨棄的項目,大家通常認為災民最需要的就是食物與水,其他東西都可以不管,不過看到客人擠滿店內的場景,讓店員忍不住很感動,體會到自己的工作對大家很重要。   讀到這段我也非常感動,覺得閱讀真的是可以帶給人心靈的力量吧。(且也是最不耗能源的娛樂了)。

意˙象˙京都」清水泰博作品。感覺閱讀此書,可以更深入瞭解京都的古老建築啊。

京都美學散步手帖」作者大力推薦有關京都美學的旅行書,讓人頗有興趣。

京都一年」作者林文月前陣子逝世,雖然是非常早期就成名的作家、但好像是沒有看過她的書,也許從自己也喜愛的京都主題下手是不錯的。

山、雲與番人」在「走進布農的山」一書中也提到這本書,讓人心生嚮往的作品。

生番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作者介紹說這本書紀錄了一個外來者如何以謙卑與人道的心,去接觸了解台灣的原住民,並且問說台灣人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呢。

金閣寺」三島由紀夫經典名作。 一樣也是因為是早期純文學作品所以怯步沒有閱讀過,但看完此書興起了想閱讀的念頭。

 

 

還有一些作者提到、我看完也非常喜歡的作品,例如岳壽章子的京都三部曲、橫山秀夫的北光、小川糸的山茶花文具店。 但也有不怎麼喜歡的,例如超譯尼采、或是前面提到的黃春明的作品門外漢的京都鴨川賀爾摩(也沒到不喜歡、就覺得普普)。  但這樣看別人的書單,以及他喜愛的理由,本身就是很有樂趣的事情,即使意見相左也沒有什麼關係,閱讀本來就是很個人的事情,也沒有非得要大家意見都一致,不去批評他人的感受就可以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旅人.時光閱讀 蕭裕奇
    全站熱搜

    人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