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_ALBUM_書_240620_1.jpg

剛開始對這本書其實沒有什麼興趣,前不久剛好閱讀劇情設定一摸一樣的書,也是身為主角作家懷才不遇、出過一本書後就沒有好作品掙扎地在出版界浮沉,機緣巧合下得知了好作品/好靈感,而對方剛好死掉,主角把對方作品偷來出版後名利雙收,卻開始收到對方鬼魂的糾纏。

再加上我覺得這幾年追求政治正確的風潮覺得有點矯枉過正,因此對核心劇情以外的種族議題、文化挪用等等沒什麼興趣。 有天在閱讀社團看到有人分享說,雖然主角茱恩剽竊別人作品的確很糟糕,但看書過程裡忍不住開始接受她試圖合理化一切的說詞甚至想為她加油等等,這才引起我的好奇心。

結果看沒幾頁整個就愛上作者的文筆,真的是讓人拿起書很捨不得放下很想一口氣看完,大推~

 

        內容簡介       

 

「這本小說的核心概念不是我的,但救了這本書的人是我。
永遠不會有人理解我投注了多少心血,
要是哪天真相大白,世人看著我寫下的美妙文句時,
他們就只會看見雅典娜。
不過絕對沒有人需要知道這件事,對吧?」


年輕的白人女作家茱恩從小嚮往寫作,第一本書出版之後卻不叫好也不叫座,反而她的好友、身為中國移民後裔的雅典娜成了名利雙收的文壇寵兒。某日兩人相約聚餐,雅典娜才提到自己剛寫完的神祕新書,不久後就意外身亡。茱恩在雅典娜家裡發現了新書原稿,當下決定據為己有。

雅典娜的書稿《最後的前線》是一部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華人移工的歷史小說,儘管茱恩對其中的時代、文化背景完全不熟悉,她仍然著手修改投稿,並且替自己換了個帶有「東方風味」的筆名,如願以這本「關注少數族群又具有普世性」的小說與知名出版社簽約。

《最後的前線》的推出讓茱恩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她開始覺得雅典娜的鬼魂糾纏著她──朗讀會上出現了跟雅典娜長相神似的聽眾,網路論壇上有匿名帳號指控她剽竊,接著雅典娜的Instagram帳號竟也恢復活動……!?茱恩的一個個謊言越滾越大,成了作家社群、出版界、乃至擴及全國社會的一場荒謬風暴,她再也不知道這失控的一切該如何收場……

mia素材 (30).gif

 

這本書的劇情發展,在封底介紹已經說完了!
但從第一頁開始,就忍不住跟著第一視角述說故事的主角_茱恩一起對雅典娜嫉妒、對未來焦慮或是隨著名氣水漲船高飄飄然,這一切都因為作者匡靈秀的文筆實在太好了,真的是充滿犀利機智又幽默,相信出版社在剛看到這個稿子時,心中就知道這絕對是會大受歡迎的作品了吧!

茱恩這個角色令人討厭不起來,也許就因為這就是我們自己與周圍的人:對成功名利有所渴望、對於同樣跑道的佼佼者有著欽佩又嫉妒的複雜心情、遇到成功時對於眾人的吹捧與被需要感樂不可支、因怕自己醜陋面被發現而惶恐不安、為了怕失去既有的名聲而極力掙扎......。

 

茱恩對於自己偷竊雅典娜作品、修改後出版的的行為,一次又一次地說服自己這樣其實才是真正讓雅典娜作品好好地發揮價值的作為,而且她也是做了非常多功課、做了很大的修改以及自己的敘述,理所應當可以為了這個作品驕傲。 茱恩實在在心裡對自己說了太多次,在作者流暢且有說服力的文筆之下,不知不覺間都要被茱恩洗腦、忘記她所作所為了!  其實茱恩就是個雖然對著文學寫作有著堅定不移的愛,但她的確沒有這麼有才華,又對於名利太多渴望,既貪婪又懦弱,只是在作者的文筆下,茱恩的OS實在太自然合理了,讀著讀著忍不住偷偷想為她加油,在每一次接近被揭發危機時為她各種瞞天過海小動作而緊張(笑)。

 

但雅典娜也並非完人,茱恩就吃過她的暗虧,也見過她怎樣藉由關心聊天「偷」別人的故事。這讓我想起前陣子有個爭議,沒有很認真看過不了解詳情,但大概就是某個人指控另個作者偷了他講的朋友故事,寫成散文發表。  這在文學圈掀起了一陣波瀾,大家討論起究竟散文小說與真實事件的界線到底應該擺在哪裡? 寫出來的文字非得是作者親身經歷或是他取得同意後才能寫故事嗎?  

 

在這本書還有關於種族議題的討論,茱恩為了發表她偷自雅典娜以一戰華工為主題的小說,幫自己取了一個有點中文化的筆名,這讓有些人誤會她其實有華人血統,但同時也讓人質疑她一個白人寫一個這種有歷史傷痕的華人議題正確嗎?   說實在這在以前還真不是個會被討論的事情,多年前的「藝伎回憶錄」,不管是小說或是改編電影都大獲成功,但後來得知作者是個美國白人男子覺得頗為失望、也對於主題是日本藝妓但主要演員都是華人還講著英文有著強列違和感,我想如果在現在,至少主要演員會找日本人講日文吧XDD

 

作者在此書也藉由茱恩的眼光講了很多出版業界的事情,在現代身為原本在美國不是主流的「黃色臉孔」,反而是個可以加分的選項、但同時也是包袱,書裡有段藉由其中一個角色說出諷刺的事情:出版社拒絕某個華人的優秀作品時,跟他講的理由是,雖然他的作品很棒,但他們今年度已經簽下兩個少數族群作家的作品,在一個就太多了;彷彿重要的是作家的出身、而不是他的作品。

 

但話說回來,對於現在歐美世界過度重視政治正確事情,身為觀眾其實覺得有點煩啊,例如以英國傳統貴族為背景設定的柏捷頓家族,主角的伯爵(還是公爵?)竟然是黑人,編劇是不能用個架空歷史劇(然後其實完全看得出來是19世紀英國)這樣就好了嗎?  堅持以英國真實歷史年代為本,讓人看得非常出戲啊。(但棄追此劇是因為衣服太俗艷、演技浮誇、還有演員除了男女主角都太醜了......sorry....)。至於追求政治正確到很搞笑的迪士尼就更不用說了,讓人覺得這公司已經江郎才盡,除了一直翻拍、再也創作不出新角色。

 

回到「黃色臉孔」這本書,真的大推薦閱讀,作者流暢犀利又幽默的文字真的非常容易閱讀,讓人打開書就掉入作者塑造的世界。之前買了同作者的「巴別塔學院」,因為主題是奇幻+似乎是以很多語言作為與魔法相關的重要元素+書很厚,讓我即使因為好口碑購入書也遲遲不想打開閱讀,但看完黃色臉孔對於作者寫作功力很有信心,要趕快來讀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人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