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歡迎觀賞殺人預告。

最近有本「黑色夏天殺人事件」許多推理社團的書友稱讚好看,看了一下發現是系列作第二本,就先購入第一集,情節緊湊緊張、又有劇情反轉,讀起來很不錯,讓人有空就想拿起書,不過我覺得兇手不太難猜就是了,但還是很有閱讀樂趣。

 

     內容簡介     

  刻在屍體上的警官名字是最新的殺人預告嗎?

  地域背景與一連串謀殺案的完美融合──在英國知名景點巨石陣發生的兇殺案。劇情百轉千迴,充滿機鋒,令人看得大呼過癮!──麥克.J.馬龍,《A Suitable Lie》作者

  Immolation
  [im-uh-ley-shuh-n]
  1.供奉牲禮
  2.殺戮。專指焚殺。

  打火機就在眼前,施虐者手一滑,遇見油料的火焰兇性大發,繞上老人手臂。

  好比血液化作強酸,痛來得又快又猛。恐慌撐大他雙眼、繃緊他每條肌肉,雙掌不由自主握成拳。哀號卡在喉嚨,可悲的老人嘔出一口血。

  身體像烤盤上的肉冒煙冒泡,血液、脂肪、水分順著手骨滑動,自指尖滴落。

  眼前一黑帶走疼痛,氣息不再短促。

  因為老人再也不必呼吸。他不知道膏火燒盡還能靠脂肪維持很久,也看不見胸口的刻印在高溫中焦黑扭曲……

  英國坎布里亞郡的巨石陣陸續出現三具焦屍,三人的身分沒有明顯關聯,年齡均為六十到七十幾歲的男性。「火祭男」──媒體取的外號──不但以火焚燒屍體,還在第三名被害者的身上刻字──停職中的重案分析科警官華盛頓‧坡的名字,以及像是5的數字。一頭霧水的坡復職加入辦案,沒想到又出現了第四名被害者……

  火祭男篩選目標必然有年齡和財力以外的因素。整頓思緒後,他更加希望自己沒猜錯,因為要是錯了,就代表兇手不僅是個心思細密、精通解剖與科技的連續殺人犯……

  然後自己就是火祭男的下一個目標。

 

mia素材 (35).gif

 

好像有陣子沒有閱讀這種追求閱讀刺激感的懸疑小說,此書重要角色鮮明立體、讓人很有好感,是很適合發展系列作的設定。  將人活活燒死、充滿儀式感的連續事件,看似隨機犯案,警察不僅沒有任何兇手線索、連兇手挑選對象的理由也掌握不到。 沒想到第三位死者出現後,警察的分析師竟然在死者身上發現刻有主角華盛頓波的名字。主角華盛頓波在前年調查案件時,不小心洩漏的重要情報給受害者家屬,而家屬為了找出被綁架女兒的下落、私刑逼問因沒有確切證據且政治角色敏感、警察還不能抓的嫌犯,而後嫌犯被刑求至死。華盛頓波因此被內部調查停職、離開了警隊到鄉下孤僻地過生活、沒跟任何人聯絡,直到這個案件因屍體上出現自己名字、而被找回來來辦案。

女主角應該算是有著高超技能但完全不諳世事的分析師布莉提,她無法分辨別人是在說笑或是認真,但也因此常被欺負。  跟她相處應該是滿有趣的,很多出乎意料的反應(笑),而且重點是她絕頂聰明、可以輕易地寫程式用數學模型整理推測證據或理論,簡直是人型AI,這麼厲害又純真的同事,怎麼會有人要一直欺負她呢:(

 

說起來英文書名是puppet show(傀儡秀),不知道為什麼中文書名要翻譯成歡迎觀賞殺人預告,只因主角名字有出現在屍體上面就當成書名好像有點牽強啊,英文書名比較符合整個書的設定,兇手思考縝密、不留下任何犯案線索、背地裡操控透露出線索的端倪,讓書中各角色都朝著他要的方向前進,是名副其實的傀儡秀。

劇情數次有精彩的突破或轉折,看似接近真兇時、只有華盛頓波自己總覺得還有哪裡不對勁、又繼續追查下去才又找到突破點,或許在常規的警察體制內這樣的人很難生存,但也因為有這樣不會被規則常理困住的人,有些案件才能有破案的機會。

 

此書的劇情精彩、案件背後的真相令人不捨又憤怒、主角群的設定鮮明又吸引人,是為讓人期待成為系列作的作品(的確也是出了第二集:黑色夏天殺人事件),不過待讀的書太多,讓我先把備受好評的續集往後挪,先來讀其他的書,免得一次把精彩的書都看完沒得期待(笑)。

 

 

 

 

 

 

 

 

 

 

arrow
arrow

    人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