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網圖片)
Benesse House跟地中美術館,應該是直島裡安藤忠雄最知名的作品。 當初出發前刻意不做太多美術館的功課,想要單純地去享受,實際造訪以後真的是被地中美術館驚艷到!所以此篇完全是為了記錄自己感受而寫,滿推薦不要多了解直接去就對了,只能說真的值得為了地中美術館特地造訪直島。 是說地中美術館是需要預約才能夠進入,但不知道為什麼一直進不去網頁,幸好到直島後請飯店櫃檯預約還有位置。
在售票區買完票以後,會經過一條充滿綠意的小路,當時就覺得柳樹與蓮葉的小水池很有莫內花園的風情,回來後認真研究了地中美術館,原來從漫步到地中美術館開始就是美術館藝術體驗的開始了,也就是「地中庭院」。 當初開始打造直島為藝術小島的財團,當初是以莫內睡蓮的作品為中心、由安藤忠雄設計了這座主體都隱藏在地底下、結合自然與藝術、能夠享受光影的地中美術館,也難怪從美術館外的環境就打造成莫內花園的感覺。
(官網圖片)
地中美術館為了要讓大家能夠專注在體驗,內部是禁止拍照的,可以拍照的只有在地中庭院開始、到周邊商店的這一段,其中包含了進大門後的庭院、清水模建造的發著幽光的走廊、跟一個方形樓梯間的天井。
(一進門就有提醒內部禁止拍照的事情、可以拍照的只有圖片下方標示的兩個紅框區域)
進入建築物本體的走廊
唯一可以拍照的樓梯天井
(官網圖)第一次進到安藤忠雄的作品裡,感覺到光影的魅力,讓人很想去光之教堂啊
(官網圖)在這邊我才第一次認識了James Turrell,但即使完全不了解來看他的作品、也可以完全明白藝術家是以光的變化來作為作品主題的意圖。地中美術館收集了三個他的作品,分別是暴露在自然天空下的「open sky」、以為是個發光立方體的「Afrum, Pale Blue」跟下圖的「Open Field」。下面的作品真的是很奇幻的感受,非~常驚艷,這個一定要親身體體驗才能了解其中的特別!會有瞬間以為自己被瞬間移動到別的空間的錯覺!
(網路圖片)讓人很愜意放空、看著白雲悠悠的天井,真的是讓人很想安安靜靜地發呆。但這個空間最令人驚艷的是,那個背部會碰到的水泥牆面跟椅子,竟然是有加熱的啊!讓人在寒冬的戶外裡也能夠暖暖地放空,有沒有這麼貼心,這也是老公最驚艷的作品(笑),而先行一步的家人們原本沒有發現這個巧思,還被我叫回來感受溫度XD
(官網圖片)地中美術館的中心作品,莫內的睡蓮系列。 而且是他晚期的「大裝飾畫」裡也少見的巨幅作品,最大的有200*300公分的驚人尺寸。整個展間讓人由暗走到放畫的亮處,透著自然光線的天花板邊界、純白的牆面與純白的大理石畫框,讓繪畫的本質更直接地進入觀者的視線與內心,也是相當令人記憶深刻的感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莫內展間是需要脫掉鞋子後進入。 當時一進去我就相當好奇腳下的觸感,想說這個不知道到底是用什麼材質做的磁磚,即使隔著襪子都有種溫潤的感覺。 後來參觀完美術館時有買了地中美術館手冊,裡面竟然有揭曉我的疑惑,地板是用了義大利卡拉拉的白色卡拉拉大理石、跟米開朗基羅雕像的石材來自同一個採石場,且每一塊都切割成兩公分的立方體,所以地面就用了將近七十萬顆的大理石塊。而牆面則是用了與高松城外牆一樣的灰泥材質,呈現了自然的白色色彩。(以下是網路圖片的地板近拍圖)
(官網圖)另外下面的展間作品也是令人相當震撼,雄偉壯大挑高空間、滲入的自然光、巨大的黑色石球與金漆木條,呈現出一個讓人自然靜默下來的氛圍,相信沒有人走進這個空間不屏息不驚嘆的吧。
小單子上有空拍的地中美術館~
很推薦購買地中美術館手冊,有英日簡中繁中韓文等多種語言,而且不是單純機器翻譯、是有潤飾文字的,可以多了解一些建築以及作品的細節,又不會太多艱澀知識。
另外,在benesse house與地中美術館,購買安藤忠雄建築照片作品集,都會有他的親筆簽名喔! 在地中美術館的版本,還另外會有地中美術館線條的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