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jpg

那個年代才有的慢慢的、悠長的、輾轉的往來情份,
現在的我們已經難以想見這樣的情感往來,
寄出了想說的話,不知何時才得到回覆。

晚年離群索居因而神秘的張愛玲,
因為信件的往來才讓後代得以窺得她生活與想法,
想來名人也真是辛苦,成名要趁早,趁早成名的人與人交流還是多語帶保留一些,誰知道後代會把過往的信件拿來會如何呢。

瑣碎的,冗長的,夾雜介紹與感想的一篇。

 

基本上我對於明星或作者的人生,興趣不是很濃厚,
除了上課,為了更瞭解作品而連帶了解的作家生平,
對於特地去挖掘他人生活的片段,我興趣不高,
唯有張愛玲,
因為留在她黃金年代寫出的作品中的那些過往悠悠的歲月,奢麋不願清醒的遺少,
因為她精準而獨特的文字描繪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本性與日常的心思,
因為她本身家世,因為她的情事,因為她的神秘,
造就了她的獨一無二。

 

因為多年前在朋友家看到了張愛玲弟弟所寫的「我的姊姊張愛玲」
對於她的家庭才多瞭解了一點,
又看了張愛玲將自己的照片與說明短文出版的「對照記」,
許多她小說故事後的設定更是立體鮮明,
(張愛玲不少篇故事,主角都是在她真實生活中有個參考的原型人物)。

 

可有可無地買了「張愛玲來信箋註」
出版者是張愛玲到美國後,為她打理大小瑣事的後輩莊信正,
以前看沒有感覺,最近重新翻看,
莊信正真的是為張做了很多的事,
他對張是崇拜又尊敬,才能這樣多年無償地照顧年老性情孤僻不太親切的張吧。

 

昨天看到一個中國張迷寫的文,她說張愛玲何其幸運有這些忠膽相照不離不棄的好朋友,
但我不同意,
要不是張愛玲的絕世才華,那些燦爛還在當代閃耀的文字故事,
張愛玲的晚年的孤僻難以連絡,
(為了躲避張愛玲熱潮而起的記者出版社等等外人,連電話都不接,
接二連三搬家的怕被找到,後期則是因為皮膚疾病多番搬遷)
友誼實難維持。


 

這幾本書裡,血緣最近的當然就是她的弟弟張子靜出版的「我的姊姊張愛玲」
但這本書主要是補足了張愛玲家庭與親戚的描述,還有童年的那些日子,
本質上反而是離張愛玲最遠的一個人。
因為小時候弟弟張子靜體弱,不常玩在一起,
後來後母來了,張愛玲住讀時常不在家,彼此很少參與對方的生活,不真正瞭解過對方。
張子靜在書中也回應幾段張愛玲描寫他的文字,補充了自己當時的心境。
張愛玲高中畢業前後,後母唆使張愛玲父親毒打、囚禁張,而她好不容易逃出之後,
兩姊弟的生活就更加遙遠,幾乎沒有對方參與在自己生活中了,只偶而見到面而已。

 

除了代為處理瑣事的莊信正,
張愛玲中晚年最好的摯友,就是代她處理多方出版社瑣事、替張謀工作的宋氏夫婦了。
尤其是宋鄺文美,不知是否距離產生的美感,
她們相識相聚短短數年,但張對宋鄺文美的想念與稱讚、信任,多年不綴,
在宋氏夫婦過世多年後,
其子宋以朗承接父母最為張愛玲遺產處置人的身份整理了信件,
編成「張愛玲私語錄」一書,紀錄了這一段藉由信件維持長久的友情。



之前其實閱讀完這本「張愛玲私語錄」已經寫過文介紹(連結點此),
看到後半其實頗為心酸,
為了人生的無常與苦難,為了年老的身體衰敗與分離,
後期的信件宋氏夫婦也漸漸減少頻率,
因為家人的離世以及自身身體的大小病痛不斷,時間都花在醫院以及休息,
無暇用心寫信,
而在美國的張愛玲更是自顧不暇,
本來就不擅長生活瑣事的她,
在健康出問題之後更是左右難支,
收到信也久久之後才會拆開閱讀。

 

另一個在張愛玲生命中,不可磨滅的重要人物,
就是中國近代文學評論家夏志清,
不過對於我這樣對純文學不是很熟悉的人來說,
就覺得夏志清能到今日還被人記得,
不得不說是因為他在那個政治敏感的年代,
肯在自己的書中,花那樣大的篇幅及絕對的稱讚之詞讚美張愛玲實屬難得,
讓已移居美國的張愛玲,在中港台燃起熱潮久久不退,尤其是台灣更是一躍成經典之一。

 

閱讀夏志清所寫的「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對於張愛玲的活潑與至情至性反而是最有感觸的,
可能因為莊信正身為後輩,言詞較為拘謹恭敬,所談內容也多是公事較多,
而摯友宋氏夫婦的信件繁多,因而宋以朗是以主題分類,有的信件也是擷取精華片段,
瑣碎難以連續,無法感受到完整個情緒。
 

因此一直到閱讀夏志清的這本書,
裡面都是放兩方完整的信件,附註說明也很清楚的故事脈絡,
對於張愛玲的人情才更有感覺。
 

(但看到一半,對於夏志清振振有詞的愛情觀,真的是翻白眼翻到有點想放棄,
他就是一直在出軌的渣男好嗎,
還可以義正嚴詞的說自己是君子,對方無意他絕對不會亂來,在感情上很認真啥的,
對於兩度當他外遇對象的女作家在書中對於他們的兩段情隻字不提而提隱射夏第二任老婆是第一段婚姻第三者耿耿於懷,
對,兩次外遇時的老婆還是不一樣的人呢,
總覺得焦點放錯了吧,這位老先生......)
 

撇開夏志清的愛情故事,
對於跟張愛玲信中所談的話題,
夏志清都盡量說明的很清楚,是本可讀性很高的紀錄書。

 

mia素材 (37).gif

看完她的信,覺得張愛玲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其實跟原本的印象差不多,大多還是比較不近人情不懂世故的樣子,
但一直到第四本,對於她的尖銳與固執好像比較能夠理解。
 

張的家世,那些腐蝕著她的家庭的過往榮光,
是她與她家族的不幸,卻也是現實與精神層面的養分,

是因為那個家庭,才能夠造就出她故事中的氛圍。

不過,總會想如果沒有經過青春期與後母相處那一段,
現在的張愛玲也會是不太一樣吧,
也許還是能夠寫出令人驚豔的故事,
但或許會比較開朗,更願意接觸人群。
 

胡蘭成呢,其實在這些書裡出現的篇幅很少,
只有在胡晚年出書後,張在信件裡駁斥幾句胡言亂語。
無疑的,胡蘭成在張愛玲的生命中影響很大,
但大致上跟張愛玲寫的故事不太相關,
在張的故事裡,沒什麼胡的影子,
一直到張身後被出版的「小團圓」,才看得到胡跟晚年美國丈夫賴雅的痕跡。
 


而這時候的張愛玲,已經不太願意或無暇去說這些心裡話了,
也因為與張愛玲的經典作品不太相關,
因此我對於他們也不太上心,
只有張愛玲因胡蘭成說過的一些話,如此雋永,
但希望女孩們都別懂其中深意。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愛一個人愛得如此卑微,失去自身的光彩,
就註定跟這個人不會有順利的感情,
年輕的時候,我不懂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人類 的頭像
    人類

    關於人類

    人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