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文字,好像又回到那叢林裡寂靜的古都,悶熱潮濕裡的空氣裡汗流浹背,被叢林蓬勃的生命力與死去無言的文化遺跡交織的場景迷惑......
這本書在當初去吳哥窟之前應該也是有翻閱過,不過那時候著重在旅遊資訊、行程景點規劃,好像只草草閱讀過去,沒留下什麼記憶。再次閱讀,當初旅遊的畫面都鮮明起來,那是我跟謝先生第一次兩個人自助去國外,而且到一個不熟悉的國度看一個一度燦爛又一度荒煙蔓草的古都。
事隔多年,手腳併用在彷彿金字塔階梯上攀爬的記憶應該是最多的,我們不想浪費時間網來去吃飯,好幾日即使正中午也還在毫無遮蔭的古蹟上。是不是宗教都習慣用肉體的考驗來測試人們的信仰,各國都有傳統宗教將祭祀建築建於高處,前往的路途中不斷自問是否值得 連平常不太流汗的我,在柬埔寨的叢林裡也是全身濕透,早已放棄穿薄長袖物理防曬的概念,因為實在太熱了。我們到今日依然有個疑惑: 為何他們在地人在這麼炎熱的天氣,還可以穿著襯衫、而不汗流浹背???
記憶最深的是小吳哥,難以想像的壯觀建築規模、以及精細華美的雕刻,彷彿可以感受到女神肌理的觸感,花瓣的輕柔,下一秒,風吹過的時候,她的裙襬就要飛揚起來了。 我們在水池邊迎接了日出,在護城河邊呆坐等待日落,在夕陽餘暉裡漫步在遊客稀少的迴廊裡,看著太陽西斜。小吳哥有一點很特別,就是它是坐東朝西的格局,因為印度較崇尚日出的東方,因此其它寺廟建築都是朝東的。 也因此欣賞小吳哥的時間最好安排在下午,免得上午逆光,拍不出建築的美。(所以我們才分兩三次造訪小吳哥,為的就是在最適合的光線下細細欣賞)。
對於電影古墓奇兵裡出現過的場景,塔普倫寺我們也是相當地期待。龐大枝節交錯的樹根已經深入建築物本身,巨大的石塊四處崩落,充滿了天然的生命力,卻又濃濃的傾圮殘骸感。從歷史唯一可以確認的是,永遠沒有所謂的永遠,無論如何輝煌的王朝終有被滅亡的一日。在這裡,是原本自然的主人逐漸把自己的地盤拿回來了。但即使如此,牆壁上的雕刻仍有許多立體深刻,當初雕刻的匠人耗費許多體力光陰一點點深入石頭深處,才能在千年之後、古城從茂密的叢林裡被發現,仍然讓後人欣賞到工藝之美。 小心翼翼地在斷垣殘壁間行走,或許因為離主要景點有段距離? 人不多,森林也好安靜。
又是一個早早起床直奔景點的日子。 因為看網路分享,女皇宮(斑蒂絲蕾)地方不大、雕刻極度細緻精美,需要近近地、靜靜地欣賞。於是我們趕著一大早在團客前造訪。 女皇宮屬於早期建築,還是磚雕裝飾,寺廟用紅磚砌好之後,工匠在其上雕刻。但裝飾的門柱門枚等已是石雕。女皇宮不像後其建築高聳,十分親切地可以讓人近距離細細觀看。原來這裡是給退休僧侶居住的場所,當初只是因為雕刻柔美精細,被誤以為是類似後宮這類的住所。 在日光還很柔和的時候,繁複華美又細緻的雕刻更加動人,印象深刻。
這本書,感覺可以讓人一讀再讀。
第一次閱讀是大略認識吳哥,為柬埔寨這多難的土地感傷。
第二次閱讀是複習自己的旅行,看著書中照片,恍然間以為自己又漫步在荒煙漫草間。
第三次是放任想像隨著雕刻的線條延伸、扭轉、飛揚。閉上眼回憶雕刻訴說的兩大史詩的故事。
第四次似乎能超脫文明起落或戰火帶來的苦痛,感受到叢林間靜謐的禪意。
當初回來就投入實習緊繃又忙碌的生活,遊記就這樣丟著沒寫了,
趁著閱讀時順帶紀錄一下當初旅遊的回憶。
當初我們想說有一日一定要再回去吳哥,但想去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阿,不知有生之年能否再造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