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Thumbnail.jpg

前陣子看完"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後",突然很想複習舒國治的台北小吃札記,順便就也複習該作者的門外漢的京都。 不能回到京都漫步,看看文字過個乾癮也好。

 

  內容簡介  

他說的竹籬茅舍,他說的流水長牆,諸多游賞,被公認是寫京都書里最有見地的一本。台北以外,舒國治唯一專書記錄的城市行走指南,最任性自在的京都閑走札記,告訴你如何享受一個陌生的城市。

舒國治,台北奇人,梁文道眼中最會玩、最會講故事的兩個人之一,他似乎永遠在路上,在城市的通衢小巷流連。浪跡美國七年,返台定居之後,唯一一去再去的城市,是京都。問他原因,他卻懷疑答得上來。

一次又一次地在京都的巷弄流連,舒國治自嘲是京都的門外漢,不願登堂入室,只在門外徘徊,卻能看到常人忽略的風物景。在本書中,他記下雨天的京都,也一一描摹京都的黎明、水、氧氣、旅館,以及他認為京都最大的資產——山門與長牆,感嘆京都就是一個大公園,而你並不急著找出口,甚至假想「倘若老來,在京都」。

他也試著回答為什麽是京都:為了「作湖山一日主人,歷唐宋百年過客」,為了竹籬茅舍,為了村家稻田,為小橋流水,也為大橋流水,為了山門長牆,為了氧氣,甚至為了睡覺。但這些可以名狀的東西,是否就是最後的答案,他自己也懷疑。我們最喜歡的人或物,往往說不出來理由,不是嗎?

舒國治,一九五二年生於台北。原籍浙江。是六十年代在西洋電影與搖滾樂熏陶下成長的半城半鄉少年。七十年代初,原習電影,後注心思於文學,曾以短篇小說《村人遇難記》備受文壇矚目。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七年浪跡美國,此後所寫,多及旅行,自謂是少年貪玩、叛逆的不加壓抑之延伸。而文體自成一格,文白相間,簡淡中深富雅韻,論者咸認與他的清簡度日有關。常人忽略的清苦生活之美,最受他無盡窺探與詠頌。
著有《理想的下午》《門外漢的京都》《流浪集》《台北小吃札記》《窮中談吃》等。

 

mia素材 (31).gif

滿喜歡看描述或遊賞京都的書,想看看別人眼中的古都。  不過首先想先抱怨一句,這類的作品,不批評教訓遊客好像會少塊肉,一定要排除熱門景點、漫步在巷弄之間,才是真玩家;那些跑熱門景點一頭熱的都是傻子。    我自己雖然也頗偏好自在地漫遊,最後一次當團客已經是大學畢業旅行,但說實在熱門景點之所以為熱門景點,都是有它獨到之處,去過之後也大多很驚艷,有什麼不好呢。   只是這些年世界到處充滿中客,旅遊品質實在壞了不少(霸特不得不說台灣長輩團的破壞力有時不相上下...),安排行程需要用點心或體力,才能避開過度擁擠的人潮。

這書裡面描述的京都體驗大多接近20年前了,看到書裡描述到遊客對於京都的影響,忍不住苦笑,近十年日本極力發展觀光,在疫情之前已經連八年訪日人數破新高,要不是因為疫情,日本政府原先將觀光人次目標訂在4000萬人次呢... (也因此這次疫情衝擊性很大,靠觀光業撐起來的相關行業倒成一片)。不過也因為如此,京都政府努力維持古都的風情,嚴格控制高度限制、建築外觀,才能讓遊客感受到過往的美景。

其中一篇章為"在京都坐咖啡館",總覺得京都的咖啡館都有種優美的姿態,不過我們去兩次京都,一次賞櫻一次賞楓,好像也只去過三家連鎖的知名或歷史悠久的店家。 下次有機會去,想要去探訪獨立的咖啡小店,或是帶著咖啡到鴨川散步發呆。 另有篇描述夜晚的京都,但個人覺得京都晚上實在是太暗了(笑),因為店家關店得早、除了車站附近、跟高瀨川那帶夜生活的區域,其他大路小路都滿陰暗的。  雖然欣賞這樣減少光害、節能的行為(但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這理由就是了),就算日本治安頗好,也讓人不太方便到處散步阿。

說起來這本書算是個人的旅遊感想與一些推薦,文末作者說到,平常朋友如果要出去旅遊、他就會洋洋灑灑寫該去哪該吃哪要避免哪些的長篇給朋友參考,有天想說不如把這些集結成書吧。 但即使是這樣閒散的內容,老派作家文字精練用詞得當,閱讀起來很舒適,不會太過白話流水帳。

謝先生老是說想在京都買房子住,可以不時過去住(笑)
不過我倒是真的很想要有機會可以住看看京都老房子,有小院子、木廊的那種。 可以靜靜地看著院子、感受禪意,是我人生busket list其中一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門外漢的京都 舒國治
    全站熱搜

    人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