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_ALBUM_書_221213.jpg

2022本屋大賞名單出爐時就注意到這本賣得好口碑也好的小說,但原文太多外國姓名與地名的片假名、閱讀起來對我有點太艱難就放棄。原以為這主題有點嚴肅,台灣出版社應該不會購買版權來翻譯,就只能錯過了,沒想到在閱讀社團看到台灣即將出版消息,一直很期待一上市就買了~。

此書還有奪得"第11屆阿嘉莎.克莉絲蒂獎",而且是開辦至今唯一所有評審滿分評選的作品,原本也很期待有關推理的部分,看不到1/4發現恩這本跟推理完全無關(擅自蓋章認定)。默默帶著為什麼這得了推理獎的疑惑看到最後,書末有附上阿嘉莎.克莉絲蒂獎每位評審的評論,其中一位說,原本有點遲疑是否要給滿分,但阿嘉莎獎本來就是只要求"廣義的懸疑推理",歡迎各種分類的優秀作品,所以此書滿分覺得很符合阿嘉莎獎作品的精神blabla,多少也是有回答我的疑惑。(雖然以我自己標準來說,廣義再廣義的懸疑推理也沒有包含這本書XDD)。

不過此書的重點,在於身為蘇聯女狙擊兵的女主角,在失去一切加入軍隊以後,慢慢與同儕培養起來的戰友感情,以及對生命、對戰爭、對存活意義等等各種的感觸與轉變。 撇掉原本以為是推理小說的期待以外,的確是不錯的作品,很符合風雨欲來的這時代。


   內容簡介   

失去的生命再也回不來,沒有人能代替任何人活下去--

  德蘇戰爭愈來愈白熱化的一九四二年,住在莫斯科近郊農村的少女謝拉菲瑪原本過著平靜的日子,有一天倏地戛然而止。
  母親葉卡捷琳娜和村民們慘死於突襲的德軍手中,險些也死於德軍槍下的謝拉菲瑪幸得蘇聯紅軍女性士兵伊麗娜救下。
  面對「妳要選擇戰鬥?還是選擇死亡?」的大哉問,謝拉菲瑪決定進入由伊麗娜擔任教官的訓練學校,成為一流的狙擊兵。為了向殺害母親的德國狙擊手和焚毀母親遺體的伊麗娜報仇……謝拉菲瑪日復一日與有著相同的遭遇、失去家人、選擇戰鬥的女性狙擊兵們一起訓練,直到被派往史達林格勒攻防戰的前線--德蘇戰爭最關鍵的轉捩戰。
  經歷了許多人的死亡之後,謝拉菲瑪「真正的敵人」到底是誰?

  「倘若妳站在山丘上,請為我凝視遠方。」

 

  ★2022年本屋大賞首獎作品
  ★第166屆直木賞入圍作品
  ★2022日本紀伊國屋選書第一名
  ★日本全國書店店員票選第一名最想賣的書
  ★第11屆阿嘉莎.克莉絲蒂獎得獎作品:史上第一次全評審委員滿分評選

 

mia素材 (35).gif


第一頁作者給台灣讀者的信,寫到這本2021在日本出版的書,很快就遇上了2022俄國入侵烏克蘭,因此這本描述二戰德俄戰爭、也有提到烏克蘭被蘇聯併吞歷史烏克蘭人心情的書更是引人注目,許多人都問他為何描述的與現今的戰況有這麼多符合。 作者同時也注意到,台灣人對於烏俄戰爭不同日本人、特別有共感的反應,他猜想是同為小國被同語系有歷史淵源的大國威脅的台灣,對於烏克蘭處境感同身受。 也提到當初很多人疑惑為什麼一個日本作家要描述其它國家的戰爭,但這部分我倒是很能理解,因為這樣才能讓重點專注在主角與同袍的情誼、以及在戰爭中立場不同各方的心理、以及那些對戰爭與生命意義的討論。如果以二戰日本的角度來描寫戰爭,感覺會被爭議模糊焦點阿。

這本小說建立在大量的事實基礎上,看得出來作者做了許多功課,而當時蘇聯也的確真的有女狙擊手的存在。 因為要交代戰爭的演變,所以在主角參與的重要戰役間隔中,就塞了滿多史實戰況描述的。  但此書雖然看起來很厚(544頁),但字體偏大、排版的上下都頗為寬鬆,所以閱讀起來滿舒服。

 

回到正題,此書的主角是莫斯科近郊鄉村的俄國少女謝拉菲瑪、在家毀人亡之後、被嚴厲的少尉伊麗娜一激,原本萬念俱灰的她決定加入軍隊,有朝一日一定要跟殺死母親的德國狙擊手、與燒毀母親遺體與言語污辱自己的伊麗娜報仇。

伊麗娜過去也是神準的狙擊手之一,因為手指受傷缺損後從第一線退下、主持一個特別的女性狙擊兵培訓單位。 嚴格的體力與心理的考驗,許多學員都在訓練過程中求去,剩下的僅寥寥數人。 即將要被派往前線時,伊麗娜點出隊員之一是蘇俄的祕密警察派來的間諜,不知是否因為得罪了祕密警察,這個狙擊小隊第一次上戰場就被送到最激戰九死一生的區域,原本就沒幾人的小隊、第一場戰爭立刻就損失了實力最堅強的隊友。

 

從訓練過程到實際上戰場,主角數度被質問也自問,究竟自己想要達成什麼目的?  戰爭中身不由己的平民與軍人,被環境氣氛改變而變成野獸行為究竟是不得不配合、還是人性黑暗面使然?  當戰爭的規模聚焦於單單一個人的時候,主角與讀者皆驚覺,原來我們敵我雙方其實是差不多的,都一樣對殺害自己人的敵方氣憤、都想守護隊友、自己活著回家;但交戰兩國在其他方面都是一樣的,對於俘虜與平民都會姦淫虐殺,自己人之間因為兵種互相冷言冷語,對女性不管戰場上還是生活裡都有各種刻板印象與歧視......。

女主角所在的小隊,每個人都有點特別,很有母愛叫其他隊友叫她媽媽的即使是剛嘗試要攻擊她們的敵軍小孩也要不惜性命守護、隱瞞貴族出身像是洋娃娃一樣可愛的射擊冠軍即使到戰爭接近尾聲也沒有喪失赤子之心與希望、女主角雖身處威權體制卻敢思考並實際行動去衝撞位階很高的大人物、連隊長伊麗娜在體制內也是特異獨行的存在。 她們內心的那快柔軟,讓她們即使遇到危險、因為現實各種殘酷迷惘,最後還是能找回初心,不忘自己為何投身軍旅的原因。


疫情開始以後的國際情勢讓我有點感慨,昔日被國際忽略的台灣,這幾年因為地緣政治的需求、以及世界發覺自己對台灣晶片的依賴,頓時炙手可熱。 然後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也的確讓世界嚇了一跳,沒想到不僅是部分區域與邊境的侵占、現在這個時代竟然還有大國真正發動一場大規模的侵略他國戰爭。 前陣子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訪時,中國不斷飛機侵入台灣領空以及發射飛彈,全世界都很關注緊張,只有台灣人仍一派輕鬆,想想也是很好笑。 不過在台烏克蘭人就很緊張,說當初她們也沒想到俄國會真的攻打,他們也是語言相近、很多人都有家人住在對方國家,不相信真的攻打自己國家。    開戰後台灣對烏克蘭捐助了很多錢,烏克蘭人當初一定很驚訝錯愕吧XD,很多人原本連台灣可能都不太知道,更不用說戰前烏克蘭是相當親中的。 但身為長期被大國軍事威脅的台灣,對於烏克蘭的處境真的是深有感觸,總覺得戰爭的威脅更加具體了。 另外我也很感慨,二戰的老人凋零地差不多時,一些獨裁者就完全忘記了戰爭的殘忍與苦痛正蠢蠢欲動,於是許多國家都默默在增加軍備、預防下一次大戰的來臨。 在國際關係與貿易更加緊密的現今,即使因為疫情改變許多、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比起一二戰時不可同日而語,實在很容易牽一髮動全身,把整個世界拖下去,即使不直接參與戰爭也難逃被影響。

 

小說裡對於政爭場景的描述、戰爭裡被侵略毀滅的平民生活場景、敵我雙方內心世界與行為的描述都很細緻,可以看到在以成廢墟的城市裡依舊玩著遊戲的孩童、丈夫戰死後卻愛上語言不通德軍、卻也不忍自己國家軍人受傷的矛盾女人......,許多片段都令人深思,真的是很不錯的戰爭文學作品,可以一讀。(請務必忘了這本書得了推理獎項的事實XD)。

 


不過對於女主角還保有想保護其它女人的初心我能理解,但女主角有些提出的疑問卻讓我覺得僅僅只是劇情需要,總覺得在槍林彈雨中見過死亡這麼多次的人,實在不太可能還如此天真阿。 另外不知道是翻譯還是作者本身的敘述(個人覺得是一半一半),有些句子不太流暢甚至突兀,例如"與他同隊的男人都蓄勢待發地僵在餐桌前",大概可以理解作者或譯者想表達的情景,但句子就是覺得很奇怪;或是傳奇女性狙擊手對於女主角問說戰後要怎樣活下去後回答: "我只有兩個建議。 一是找到妳愛的人。二是培養興趣,找到活下去的價值。" 但這段話之後再被提起時都以 "不是找到愛的人,就是找到活下去的價值"回溯這句話,但最初那段話的意思不是應該是指: 看是要找到愛的人、還是要培養什麼興趣,總之要讓自己找到活下去的價值,這樣嗎@@?   再加上以俄國為場景,充滿俄國名字與地名的敘述比較陌生,有的片段真的是讀好幾次才懂,有點可惜。

 

摘錄一些句子:

mia素材 (27).gif  你知道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是怎樣對待烏克蘭的嗎? 烏克蘭已經飽受饑饉的肆虐,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還繼續掠奪烏克蘭的糧食,導致數百萬人死於饑荒。 這個悲劇距離今天只有二十年喔。 結果導致烏克蘭民族主義抬頭,這次又要把烏克蘭語編入俄語。烏克蘭對蘇聯而言到底算什麼? 只是活該被掠奪的農地嗎?

mia素材 (27).gif 就像爬到山上就能看到地平線,狙擊兵的前方肯定有某個境界。就像走到旅程的終點才會知道旅行的目的,有些事一定要抵達終點才能明白。否則我們就只是學習如何吹熄遠處的蠟燭,為此展開競爭而已。

mia素材 (27).gif 遺憾的是,即使是看起來再怎樣普世的價值,都不是當權者所能定義的,而是由當時形成某種"社會"的人基於不成文的默契建立起來的喔。 戰爭不就是這樣的嗎? 明明戰爭才是絕對不可以發生的事情。.......不管有什麼原因,強姦犯就是惡魔。 世上確實有絕對不能做的事。 你口中的"社會"只是利用戰爭這種特殊環境,曲解正確價值觀的少數人吧。

mia素材 (27).gif  戰後,蘇連隊聯邦內兩個戰況最激烈的國家__白俄羅斯跟烏克蘭十分禮遇,這兩個國家在聯合國也獲得了獨自的席位,幾乎被當成獨立國家看待,在蘇聯中的地位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了。   (這段話現在看起來好諷刺)

 

 

 

 

 

 

 

 

 

 

 

 

arrow
arrow

    人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