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_97427459.jpg

小川系是個很有口碑、新出作品都會備受期待熱門又多產的作家,「山茶花文具店」中體察人情代為寫信的代筆人認真的態度,以及年紀輕時不懂的祖母嚴格教導的心意,真摯動人。 但續集「閃亮亮共和國」個人覺得普通,就是把主角的故事做個圓滿結局這樣。 

獅子的點心,乍聽很可愛卻又很無厘頭的書名,完全猜想不到是怎樣的故事,總之因為小川糸的名聲與本屋大賞的推薦,就先入手看看。  雖然主題跟死亡有關,明明應該是有點悲傷甚至害怕的過程,因為這個位處海邊獅子的家園呈現的放鬆與自在的氛圍,那這些即將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的人們,得到了心靈的安寧,可以一日日地去期待另個明日、直到結束那天。 

 

 

     故事簡介     

  在人生的最後一刻,
  你想吃什麼呢?

  自己的每一個選擇、每一種經歷,
  都會成為「人生的寶物」!
  正因為如此,才要更加珍惜現在這個當下!

  讓再也沒有重來時間的人們,告訴你
  如何度過無可取代的每一天!

  

  度過無可取代的每一天,
  而「點心時間」就是活著的希望!
 
  雫離開了一手拉拔自己長大的父親,
  獨自一人生活並努力對抗病魔。
  某天,醫生向她宣告了餘命───

  瀨戶內海的檸檬島上的獅子家園,
  是雫選擇度過餘生的地方。
  在平靜的島嶼風光中,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每個星期日,獅子家園都會安排「點心時間」,
  讓入住者能再次品嚐到充滿回憶的點心。
  但,雫總是沒有做出選擇───



  ◆為什麼是點心呢?
  吃點心的記憶,總是充滿喜悅和快樂,
  任何人在點心面前都像個孩子一樣。
  當回憶起自己也有過這麼一段幸福時光,
  可以對人生抱持著肯定的態度。

  小川糸老師說:「奶奶生平第一次做了西式的點心,
  當時嚐到的味道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中。」
  如果是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mia素材 (35).gif

 

在書中夾的小冊子裡,有篇小川糸的訪問,她說: 「母親罹患癌症,時隔多年和她通了電話。在電話裡,我對著害怕面對死亡的母親如此說道:「每個人都會死啊!」但世界上可能絕大多數的人都像母親一樣,對於未知的死亡心生恐懼。雖然沒能趕在母親去世前出版,但我希望可以寫一本讓讀者對於死亡的不再畏懼的故事。但願這個故事能像一碗粥一樣,溫暖了胃,也溫暖了心靈。」

當時電話中的小川糸,有點意外從灑脫的母親口中聽到對於死亡這件事的害怕。 因此開始思索死亡以及最後那段日子的樣貌。   書中不同的角色因為各自不同的人生、也用不同的態度去面對人生一哩路,看書中開心的氣氛,一開始看故事時還真看不出了這裡是個臨終療養院。 在這個醫療比過去先進許多的現代,考慮的不在只是單純生命的長度,還有生活的品質。在各種藥物以及儀器的幫助下,延長的是真正的人生、還是只是折磨的延長?   主角雫罹患癌症之後,經過數年治療依然無法阻擋病魔,最後的日子她決定前往[獅子的家園],獨自度過人生最後的一段。沒想到在那遇見這麼多人與這麼多故事,讓她能夠對於"死後"也有所期待。

獅子家園日子步調的主軸,似乎建立在食物上。雫第一天入住時,獅子家園的負責人瑪丹娜給了她一個手做的餅乾,特殊又有點令人懷念的滋味,加上家園裡狗狗的溫暖,遼闊湛藍的大海,讓主角海野雫漸漸放鬆下來。   每天的開始都是溫暖的粥,家園有兩位是姊妹的阿嬤幫忙處理飲食,兩位的做菜風格大不相同,讓人吃了幸福感滿滿,讓即使是知道終點將近的人,也忍不住期待明天醒來有力氣品嚐。  還有下午的點心時間,讓大家許願吃自己記憶中最深刻的點心零食,大家用餐的同時,負責人會念出提出這點心的那個人寫的故事,描述對這點心印象深刻的原因。 聽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剩下的人應該也一次又一次地跟越來越多自己的過去能夠和解、或是平心接受,或是能夠接受對於還很想要卻無法擁有的未來釋懷。

這本書雖然是生死的書,但卻讓人感到處處溫暖。推薦一讀。

 

以下有提到劇情 慎入

 

 

 

家園負責人瑪丹娜說, 獅子不是萬獸之王嗎?可以順著自己心意隨意過生活。 因此希望入住的客人們,也都可以任性自在過自己想要的日子,家園全力配合。  沒有多餘的醫療,隨著個人的意願有著不同的其他療法,疼痛控制、音樂治療...等等。  伴隨死亡的失去固然可怕,但一般人應該更是害怕死得很痛苦的這件事吧?   這本書描繪出了一個相對溫暖不那麼痛苦的準備死亡的過程。

在雫入住的日子裡,第一次跟狗狗朝夕相處圓了自己一直想養寵物的心意(狗狗是以前的住戶離開後留下的、大家都很疼愛)、在附近散步認識了到了離島栽種葡萄的男子田陽地、從葡萄的栽培中體會盡人事聽天意的真諦。 可惜這個情份因為雫的病況沒有辦法深入,但即使如此,因為田陽地的真摯純樸,讓海野雫對於未知的死亡漸漸放下了恐懼,她說她不是那麼害怕死亡、卻很害怕死亡之後的空無。因此要求田陽地在她死後,帶著狗狗到海邊跟她打招呼。如果死後真的有靈魂的話,想到她的靈魂有事情可以期待,就不那麼害怕死亡了。

 

除了身體的病痛以外,步向死亡的過程中,個人覺得佔了很一大部份是「和解」「釋懷」。與過去的自己、遺憾、曾被對方傷害的人等等和解。 然後對於自己無法掌握的「釋懷」。 但可能大部分時候也沒有心力去想這些吧。  現在醫療的進步,有時候延長的不是生命而是精巧的刑罰,以前很多意外或重症死就死了、現在卻很大機會救回來半生不死,不僅是折磨自身,對家人也都會是沈重的負擔。   這似乎是個道德的難題,尤其對生死看重的東方人來說,實在很難一開始就說放棄積極治療或搶救(雖然安寧醫療以及簽署DNR近年已經比較普遍)。 之前看完大師兄的書,提過之前當長照照護員以及照顧自己父親的事情,他也說雖然父親從小不親、父親又喝酒易怒,即使照顧躺床病人真的很辛苦,但真的回到那個當下,看媽媽哭成那樣、哪裡能說得出不要救這句話呢。

 

 

 

 

 

 

 

arrow
arrow

    人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